• 登錄 注冊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登錄

    項目資助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忘記密碼

    輸入圖形碼

    取消
    400-011-9388
    13828845312

    申請免費項目登記評估

    取消

    當前位置:項目申報 > “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

    申報已結束“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

    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項目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為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重大部署而設立的。該項目重點支持四個領域: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應用示范工程、大數據應用創新工程、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一帶一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工程。項目申報通過后,可獲得國家相應政策的支持。

    發布時間:2017-10-18 | 部委 企業管理提升 政策 訂閱

    |為您推薦

    • 項目介紹
    • 歷年申報通知
    • 歷年資助企業統計

     【“互聯網+”重大工程】

           一、項目內容

      (一)云計算

      1.新一代云計算操作系統產業化。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突破容器、微內核、超融合等新型虛擬化技術,以及大規模并行分析、分布式內存計算等技術,提升應用遷移處理能力、處理效率和用戶資源隔離水平,研制具有高適應性、高可擴展性、安全可靠的新一代超融合云操作系統。

      2.面向邊緣計算的云服務支撐平臺建設及應用。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構建內容計算網絡,打造邊緣計算節點,實現大規模動態部署運算和存儲能力,降低高頻計算、傳輸需求回源帶來的網絡延時與擁塞,實現云端和設備端高效協同、無縫對接。

      3.面向異構計算的云服務支撐平臺建設及應用。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設面向高效能異構融合架構的公共云計算服務平臺,重點突破云計算CPU/GPU異構融合體系架構,高能效計算、存儲、網絡的模塊化架構設計,云計算平臺大規模異構資源管理、感知和調度、分布式協同、運行監控與安全保障,EB級數據存儲與挖掘分析等關鍵技術。為工業、公共安全、醫療健康、交通物流等政府、企業或個人用戶提供彈性計算、云存儲、高性能計算、視頻大數據分析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等在線應用服務。

      (二)物聯網

      1.基于位置的物聯網微功耗芯片(模組)產業化及規模應用。重點支持研制面向物聯網的專用微功耗芯片(模組),實現位置信號、生命體征采集、數據傳輸等功能按需集成,滿足物聯網應用的微功耗、微成本、微尺寸要求。

      2.面向無人駕駛、工業等領域的高端傳感器產業化。一是面向無人機、機器人、無人駕駛等領域,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發專用ASIC芯片,集成激光模組、高速A/D轉換、高速FPGA、專用算法等功能模塊,研制低成本、小型化激光雷達產品。二是面向工業領域應用,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壓力、加速度、溫度/濕度等工業應用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申報企業可任選一個子方向進行申報。

      (三)“互聯網+”協同制造服務支撐平臺

      “互聯網”協同制造服務支撐平臺建設及應用。重點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發“互聯網+”新型服務支撐平臺,面向客戶多樣化和動態變化的定制需求,搭建覆蓋從用戶需求、產品設計、研發、柔性生產制造、供應鏈和金融等關鍵環節的平臺,并在電子信息、機制裝備、輕工業等行業進行應用,實現基于個性化定制或生產能力分享的服務新模式、新業態。



      【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重大工程】 

           一、項目內容

      (一)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工程

      1、深度學習智能芯片產業化。支持深度學習算法的通用智能芯片,前端智能芯片重點突破超低單片功耗、多模型適配等技術,云端智能芯片重點突破海量數據吞吐、高度并行計算、可擴展多片級聯等技術。芯片具備異構計算、神經網絡等新型計算體系架構,集成多處理器單元、并行分布式處理、分布式處理與集中控制系統,推動高性能、低功耗、易編程、多用途的人工智能芯片產業化與規模應用。

      2、面向深度學習應用的開源平臺建設及應用。基于CPU、GPU、FPGA等多類型深度學習硬件,建立人工智能軟件開發平臺。支持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典型人工智能技術,建立CNN、RNN等多種神經網絡及深度學習算法的訓練庫,具備直觀靈活的數據接口和模型配置接口。建立軟件編譯過程中大規模數據的自動采集分類、海量數據智能分析處理、跨媒體數據關聯與挖掘等環境,突破人工智能應用的云網端計算智能調度。

      (二)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工程

      1、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具備高質量人臉識別基礎數據庫,提供行業開放數據接口。支持實時超高清圖像和視頻人臉圖像采集,研發人臉明暗偵測、自動調整動態曝光補償、自動調整影像放大等圖像預處理。在人臉特征提取和檢索等環節突破深度學習、知識加工、深度搜索核心技術。研發1:1和1:N人臉識別系統,突破復雜環境的人臉識別技術,提高識別速度和識別準確率。

      2、高靈敏度語音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開展深度學習與語音識別等融合技術研發,突破遠場識別、回聲消除、降噪處理等技術,提高語音識別精確度。支持語音合成、語義理解等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突破語法邏輯、字符概念表征和深度語義分析,增強特定環境語義理解能力。建設語音識別端云一體化處理平臺,提供云端連續語音識別和大規模本地語音識別能力,支撐智能客服、個人生活助手、智能訂單處理等功能開發,在金融、教育、生活服務等領域取得應用。

      (三)智能無人系統應用工程

      高可靠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產業化。重點支持智能化高可靠無人駕駛航空器關鍵模塊開發與系統集成,突破智能視覺避障、智能自動巡航、超聲波環境感知、超高清圖像回傳等技術,集成三軸一體化機械增穩云臺、電子圍欄、高性能航拍相機、高能量密度電池等模塊,建立實時監控云服務平臺,具備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實時監控與管理。

      (四)智能機器人研發與應用工程

      高端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產業化。重點支持多類型服務機器人產品產業化,突破環境感知、動態環境快速建模、人機協同、新型人機交互、影像定位與導航、生肌電感知與融合、故障自診斷與自修復等關鍵技術,支持語音控制、自然人機對話、自適應環境、自主避障、智能交互等功能。建設服務機器人智能化云服務平臺,推動服務機器人在家居、醫療衛生、健康養老等生活服務領域的應用。


      

         【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

           一、重點支持領域

      1、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應用示范工程

      結合推進落實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加快整合形成本地區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與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重點針對“放管服”改革中的緊迫需求和主要痛點,以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社會信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新型電子政務架構設計等為重點,以應用為導向,加強政務信息資源匯聚和共享應用服務。

      政務服務領域要橫向打通本地區各部門,縱向打通中央、省、市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及基層政務服務大廳的全鏈條,推動跨部門、跨層級一體化政務服務。

      社會治理領域要整合政府、社區、企業等各類數據資源,建立聯動管理、多級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城市社會治理的高效性和精準性。

      社會信用領域要推進信用數據共享,構建企業風險和信用評估指標體系及風險防控模型,建設監管預警系統,提升市場主體監管的針對性和精準性。

      新型智慧城市領域要匯聚、融合城市不同層級、維度、粒度的數據,形成包含城市運行全息信息的全量數據,探索建設城市數據大腦,有效調配和優化公共資源,提高城市運行和管理效率。

      新型城鎮化發展領域要緊密結合政府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對管理、決策的應用需求,完善新型城鎮化監測、管理、評估體系,為推進新型城鎮化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重點任務提供科學支撐。

      2、大數據應用創新工程

      在醫療、交通、教育、金融、物流、環境保護以及時空信息應用等領域,開展大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挖掘和創新應用,依托本地區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開展跨部門、跨地域的數據融合應用和協同創新。

      醫療領域要以大數據推動健康醫療領域數字轉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普惠共享,發展個性化醫療,優化診療流程,提高健康醫療領域的管理能力和決策水平。

      交通領域要聯合社會優質資源開展出行信息、交通誘導等增值服務,實現綜合交通管理決策和監測預警。以大數據推動綜合交通領域數字轉型,提升交通協同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

      教育領域要探索優秀數字教育資源匯聚機制,構建適齡入學人口基礎數據庫、學生基礎數據庫和終身電子學籍檔案,實現教學過程質量管理、學生學習成長監測、教育管理智能決策,以大數據推動教育領域數字轉型,變革教育方式,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

      金融領域要整合金融數據資源與應用服務資源,建設市場監控的多維度可視化分析,以及決策指標體系,以大數據推動金融領域數字轉型,降低管理成本,優化管理流程,提升政府部門和金融市場機構的大數據應用能力。

      物流領域要建立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數據服務體系,加強與各類運輸信息平臺、物流交易信息平臺、相關政務信息平臺的對接,探索多式聯運綜合物流的大數據分析挖掘和創新應用,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集融合互通,促進物流供需信息對接,開展物流信息全程監測、預警,提高物流運輸設施在線化水平。

      環境保護領域要開展生態環境大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挖掘和創新應用,實現城市大氣環境、水資源和水污染防控預警、林業資源監測、生態安全評價,以大數據推動環境保護領域數字轉型,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管決策和公共服務能力。

      時空信息應用領域要重點完善空間地理信息資源建設,整合基礎地理信息、政務地理信息、多源遙感影像、北斗導航定位、地理國情監測等數據,探索開展基于空間地理信息的城市公共服務創新應用。

      3、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

      全國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頂層設計工程。由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牽頭,開展政務數據資源體系設計,統籌社會專業力量,開展技術體系設計,以業務應用為導向,以數據體系和技術體系為支撐,探索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的交換機制和技術路徑,構建“橫向打通部門、縱向貫通地方、政府社會互通”的全國數據資源體系,促進實現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在若干部門和地方試點應用驗證,開展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系統互聯、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應用。

      電子印章管理與服務平臺建設工程。在公安部門指導下,依托現有全國公章刻制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建設全國電子印章管理基礎數據庫,形成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一體化的發行、驗證和應用服務體系,組織有關省及城市進行數據聯網,探索為各類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提供電子印章查詢、比對、驗證等相關服務,為各類市場主體電子合同在線簽署提供支撐。

      電子商務信用建設工程。由工商總局會同有關單位,擇優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探索建立電子商務行業各類市場主體信用記錄,監測電子商務信用狀況,為電子商務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提供基礎支撐,做好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共享,利用好第三方信用機構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4、“一帶一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工程

      支持中阿網上絲綢之路經濟合作實驗區、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以及在“網上絲綢之路”建設框架下,與“一帶一路”重要節點開展對點合作的城市,以企業為主體建設城市間跨境數字基礎設施,在電子商務、技術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率先開展跨境數字經濟合作應用試點項目,組織有關機構開展國際數字經濟標準規范研發和協同,積極推進中外政策法規協同。通過城市間對點合作,實現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機制、政策、標準、平臺及應用突破,為全面實施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本項目統計信息

    • 最近一批資助企業數量

      56 個

    • 最近一批資助總金額

      -

    • 最近一批資助單筆最高

      -

    甘蔗地里的公熄全集小娟_阵阵娇吟粗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