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科技創新分項資金主要包含有以下項目:
【創新能力提升支持計劃】
一、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的目的為提升南山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孵化科技型創新企業,為南山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提供能力支撐。
(一)支持對象為在南山區新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新型研發機構是指投資主體多元化、建設模式國際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管理制度現代化、創新創業與孵化育成相結合、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獨立法人組織。新型研發機構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生力軍。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方式包括:
1.經廣東省或深圳市認定的在南山區內新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
2.各級政府(國家、省、市、區)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或組織合作建設落戶在南山的研發機構;
3.國家級研發機構、央企在南山區單獨設立或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或組織合作建設的研發機構;
4.境外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在南山區單獨設立或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或組織合作建設的研發機構;
5.南山區內年銷售收入100億元(含)以上的大型骨干企業在區內單獨設立或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或組織合作建設的研發機構;
6.南山區內高校、科研機構在區內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或組織合作建設的研發機構;
7.按照世界公認排名方式,排名60名以內的境外著名高校在區內單獨設立或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或組織合作建設的研發機構。
(二)新型研發機構的人員、場地、研發、產業化及孵化能力的具體要求見操作規程。
(三)支持內容為新型研發機構初創期建設補貼。補貼用于新型研發機構的設備購置、場地租用、研發人員費用。對于按照方式1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按照不超過廣東省或深圳市資助金額的50%進行補貼,單個機構支持總額不超過300萬元,對于省市同時資助且資助金額不同的機構,按照較高的標準進行資助;對于按照方式2-7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按照不超過實際發生費用的50%進行補貼,單個機構支持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同一機構不重復資助。
二、南山區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的目的為結合南山區“領航計劃”人才發展政策的實施,加強作為第一創新要素的高端人才團隊建設,打造國際化人才高地,夯實我區創新根基,為南山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提供人才支撐。
(一)支持對象
1.本年度和上年度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團隊在南山區注冊成立的企業、引進或與該團隊合作的南山區企業;
2.本年度和上年度已申請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團隊并通過專家評審或答辯評審但未立項的創新人才團隊在南山區注冊成立的企業、引進或與該團隊合作的南山區企業。
(二)支持額度
對于上述第1類企業,按照不超過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團隊無償資助金額的50%給予資助,每團隊最高資助1000萬元;對于上述第2類企業,每團隊最高資助500萬元。
三、國際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設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目的為鼓勵區內機構“走出去”,支持其在海外先進國家與地區分類設立國際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或國際合作直通車;支持將境外科技成果、創新機構等創新資源“引進來”,為南山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提供國際化創新資源支撐。
(一)對區內科技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器等機構在海外設立技術轉移中心、孵化器,開展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國際創新人才團隊培育、產業前瞻性技術交流合作等項目給予資助。經認定,給予最高300萬元的建設支持。同一機構在兩地以上分別設立海外技術轉移中心、孵化器的,最多支持一次。
(二)在南山區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技術轉移機構且從事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平臺搭建服務的,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支持。優先支持獲得國家級資質的科技服務機構。
(三)區內單位被認定為深圳市海外創新中心的,按照不超過深圳市資助金額(包括前期開支資助、綜合評價資助等)的50%給予資助,累計不超過300萬元。本項與第(一)項不重復資助。
計劃制定目的為鼓勵區內企事業單位承擔建設國家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實施核心技術突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1.支持對象:上年度承擔國家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建設的企事業單位(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發布的項目為準,同一項目不重復支持)。
2.支持額度:給予200萬元的建設獎勵。
五、專利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區內企事業單位、個人。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
1.對上一年度提交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申請,企事業單位一次性獎勵4000元/件,個人一次性獎勵1000元/件。每件發明專利在PCT國際申請階段僅獎勵一次。
2.對上一年度在美國專利商標局、歐洲專利局和日本特許廳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一次性獎勵4萬元/件;對在設有專利審批機構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一次性獎勵2萬元/件。
每個單位年度發明專利獎勵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每個個人年度發明專利獎勵總額不超過10萬元。
3.截至上一年度12月31日,對維持年限達5至6年(以專利申請日為起算時間),并至今維持有效的國內發明專利,一次性補貼1000元/件;對維持年限達7至9年(以專利申請日為起算時間),并至今維持有效的國內發明專利,一次性補貼1500元/件;對維持年限達10年及以上(以專利申請日為起算時間),并至今維持有效的國內發明專利,一次性補貼2000元/件。
每件專利在一個時間段內只能資助一次,不重復資助。
六、知識產權領軍企業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區內企業單位。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在上一年度,企業國內專利授權量不低于2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不低于5件;或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不低于10件,且國外授權發明專利不低于2件。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七、知識產權質量提升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在深圳市南山區知識產權促進中心備案的區內企業。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在上一年度,企業聘請南山知識產權聯盟委員會專家或在深圳市南山區知識產權促進中心備案的知識產權專家,開展提升企業知識產權質量的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
八、知識產權服務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設立的區內專利代理機構(獨立法人或合伙制代理服務機構);或外地專利代理機構在區內設立的分支機構。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
1.在2018年1月1日后新注冊,且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設立的獨立法人或合伙制代理服務機構,從專利代理資質批準之日起一年內專利代理量達到100件(含)以上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專利代理量達到200件(含)以上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專利代理量達到300件(含)以上的,一次性獎勵15萬元;專利代理量達到400件(含)以上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同一個申報主體不重復資助。
2.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代理南山區內注冊的企業或南山區戶籍自然人的發明專利在上一年度獲得授權的,一次性獎勵1000元/件,在此基礎之上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在100—200件(含100件)的,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額外獎勵,每遞增100件,增加10萬元的額外獎勵,最高獎勵不超過50萬元。年度獎勵總額合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3.對代理的專利在上一年度獲得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的,一次性獎勵30萬元;獲得中國專利銀獎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獲得廣東省專利金獎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按照就高不就低給予一次性獎勵。
九、知識產權運營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區內企事業單位。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
1.對上一年度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榮譽稱號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20萬元、15萬元;獲得廣東省知識產權局授予“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廣東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榮譽稱號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
同一單位同年度獲得一項以上榮譽稱號的,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給予一次性獎勵。
2.對上一年度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培育機構”榮譽稱號的企事業單位,一次性獎勵20萬元;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示范機構”榮譽稱號的企事業單位,一次性獎勵10萬元;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示范創建機構”榮譽稱號的企事業單位,一次性獎勵5萬元。
3.對上一年度獲得《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的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
十、標準化工作和標準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區內承擔標準化工作和標準制定、修訂的單位。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
1.資助承擔國際國內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工作的單位:
(1)支持承擔國際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TC)秘書處及其分技術委員會(SC)秘書處和工作組(WG)工作的單位,分別一次性資助50萬元、40萬元、20萬元。
(2)支持承擔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TC)秘書處及其分技術委員會(SC)秘書處和工作組(WG)工作的單位,分別一次性資助30萬元、20萬元、10萬元。
(3)支持承擔廣東省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TC)秘書處及其分技術委員會(SC)秘書處的單位,分別一次性資助20萬元、10萬元。
(4)支持承擔深圳市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TC)秘書處的單位,一次性資助10萬元。
每個單位年度承擔標準化工作項目資助總額不超過100萬元。
2.切塊不超過300萬元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監管局管理用于推動標準戰略工作。每項制定修訂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按照獲得市標準化資助金額不超過20%的比例給予配套資助,每個單位年度資助金額不超過30萬元;每項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認可的資助金額不超過5千元,每個單位年度資助金額不超過5萬元;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認定的單位,按認定的級別,每個資助金額不超過8萬元。通過對標達標認定的單位,每個資助金額不超過5千元。每個單位年度標準化項目資助總額不超過100萬元。
十一、科技獎勵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
1.上年度獲得國家、省科技獎勵的科技企業、科研機構及個人(個人僅限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或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獎獲獎人申報)。
2.上一年度獲得中國專利獎、廣東專利獎的企事業單位。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
1.對上一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勵300萬元;對上一年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的單位按照獎項類別、等級和名次給予最高150萬元的獎勵。對上一年度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獎的獎勵200萬元;對上一年度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單位按照獎項類別、等級和名次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獎勵。
2.對上一年度獲得中國專利獎、廣東省專利獎的單位按照獎勵類別和等級給予最高50萬元的獎勵。
【創新環境優化支持計劃】
十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的目的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我區的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鼓勵創新機構在我區設立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為我區提供具備良好軟硬件環境的創業空間;支持區內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舉辦大型雙創活動,整合創新創業服務資源;通過舉辦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吸引高質量的創業資源聚焦南山;鼓勵創新創業大賽的優質獲獎項目落戶南山,推動形成高端產業鏈聚集效應。
(一)支持對象和內容
1.支持區內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運營主體提升其創新服務能力,為區內創客和中小科技企業提供較低成本、優良的創新創業空間和環境。本項計劃所指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是指經區科技主管部門備案的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客服務平臺、創業苗圃、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創新型孵化載體。
2.支持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在區內舉辦大型雙創活動,包括但不限于創客主題論壇、創客大賽、競技大賽、創客成果展、創客集市、創客年會、創客交流等活動。
3.設立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獎金,分別對參賽企業、團隊予以獎勵。設立行業獎和決賽獎,對大賽中勝出的企業、團隊予以獎勵;設立單項獎,對賽事中單項表現突出的團隊或個人予以獎勵。
4.設立創新創業大賽獎勵,分別對上年度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決賽中獲獎,且注冊地位于南山或獲獎后落戶南山的企業,予以獎勵;對于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區級分賽獲獎的項目,且注冊地位于南山或獲獎后落戶南山的,可享受與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獲獎項目同等的科技金融、空間服務、授信服務等政策支持。
(二)支持額度
1.對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運營主體的資助根據其孵化條件、服務能力、孵化成效等進行綜合考評,并根據考評結果進行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50萬元,原則上對同一申報主體累計資助不超過三年。
2.對市區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雙創活動,單個活動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活動實際支出的30%,最高資助金額為150萬元。
3.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獎金對每個獲獎企業及團隊獎勵金額總額不超過100萬元,決賽獎金分比賽結束、在南山區設立公司兩個階段按照1:1的比例進行撥付(境外獲獎項目不受此項規定限制);單項獎總獎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每個獲獎團隊或個人獎勵金額不超過3萬元。
4.對上年度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獲獎,且注冊地位于南山或獲獎后落戶南山的,一次性予以100萬元的獎勵;對上年度在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中獲獎,且注冊地位于南山或獲獎后落戶南山的,一次性予以30萬元的獎勵;對上年度在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決賽中獲得前6名,且注冊地位于南山或獲獎后落戶南山的,一次性予以30萬元的獎勵。
同一項目在多級比賽獲獎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行獎勵。
十三、科技服務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的目的為落實國家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建設要求,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服務業集群,充分發揮科技服務業在支撐科技創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等方面的作用。
(一)支持對象和內容
1.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南山區科技服務活動,支持創新能力較強、服務水平較高、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科技服務骨干機構為區內科技企業提供公益性質的服務。
2.鼓勵區內科技企業、研發機構通過購買科技保險的方式有效分散和降低科技創新風險,進而促進企業和研發機構加大研發投入。對納入南山區科技金融項目支持的區內中小科技企業、研發機構購買指定險種(指由中國保監會和科技部批準的科技保險險種,主要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和專利保險等)的科技保險費用給予資助。
3.進一步降低區內中小科技企業的融資成本,對納入南山區科技金融項目支持的區內中小科技企業在貸款過程中產生的利息給予補貼。
(二)支持額度
1.單個品牌活動每年資助額度不超過50萬元,提供品牌服務活動的機構每年最高資助額度不超過100萬元。
2.科技保險資助比例不超過企業或研發機構保險費用實際支出的50%,且每個單位年度資助總額不超過30萬元。
3.利息補貼比例不超過企業實際支付利息的70%,對單個企業年度支持總額不超過100萬元。
十四、“領航計劃”高層次人才創業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的目的為鼓勵南山區“領航計劃”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創辦科技企業,推動南山區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
(一)支持對象為南山區“領航計劃”認定高層次人才創辦的科技公司。
(二)支持內容與額度
1.成立三年內、面積不低于50㎡、人數規模至少5人、擁有至少一項發明專利授權(或近三年內獲得不低于200萬元風險投資)的科技企業,給予50萬元資助。
2.對于參加上一年度南山區“創業之星”大賽并獲得前10名的科技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資助。
十五、知識產權保護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
1.在深圳市南山區知識產權促進中心備案的區內企業;
2.在深圳市南山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入駐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除外)。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
1.在深圳市南山區知識產權促進中心備案的區內企業:
(1)對上一年度開展知識產權依法維權的,按照司法鑒定費5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補貼,每家單位年度補貼總額不超過50萬元;
(2)對上一年度開展知識產權保險試點的,按照專利投保費5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補貼,每家單位年度補貼總額不超過50萬元;
(3)對上一年度開展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按照專利評估費5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補貼,每家單位年度補貼總額不超過50萬元。
2.在深圳市南山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入駐滿一年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除外),一次性資助不超過50萬元。
【創新產業發展支持計劃】
十六、研發投入支持計劃
本支持計劃由企業研發投入支持計劃、研發投入20強支持計劃組成,兩類分支持計劃不重復獎勵同一家申請單位。依據企業在南山納稅申報的營業收入、研發投入、納稅總額等數據進行核算。
(一)企業研發投入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目的為引導區內科技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1.支持對象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在南山注冊,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企業;
(2)上一年度營業收入總額10億元以下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例不低于9%;上一年度營業收入總額10億元及以上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例不低于7%;
(3)在南山區上一納稅年度納稅總額不少于100萬元,且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不少于100萬元。
2.支持內容和額度
給予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總額3%的研發投入獎勵,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二)研發投入20強支持計劃
1.支持對象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注冊地址及統計關系在南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企業;
(2)上一年度南山區研究開發費用排名前20名(包括第20名)企業;
(3)在南山區上一納稅年度納稅總額不少于100萬元,且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不少于100萬元。
2.支持內容和額度
給予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總額3%的研發投入獎勵,其中研究開發費用排名前1-10名(包括第10名)的企業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300萬元;排名前11-20名(包括第20名)的企業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200萬元。
計劃制定的目的為鼓勵科技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壯大南山科技企業隊伍,為南山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提供技術創新主體支撐。
(一)計劃支持對象為注冊在南山的企業。
(二)計劃支持內容和額度。上年度首次認定通過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家給予一次性20萬元財政獎勵,上年度重新認定通過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家給予一次性10萬元財政獎勵。
【軍民融合產業支持計劃】
十八、軍民融合產業支持計劃
本計劃由區科技主管部門直接受理,受理和資助情況不予公開。本計劃第(一)項與第(二)項不重復獎勵同一家申請單位。
(一)軍民融合資質認證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目的為鼓勵區內企事業單位積極參加軍民融合產業,取得軍工研制資質,承擔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任務。
1.支持對象:在南山注冊的企事業單位。
2.支持內容和額度
上一年度,首次取得或復審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認證、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2017年10月以后,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兩證合并為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認證,按一類資質給予支持)的,每類資質給予15萬元獎勵支持。
(二)軍民融合產業園支持計劃
支持優秀的軍民融合企業入駐南山區軍民融合產業園,切實發揮園區的聚集效應,鼓勵區內企事業單位積極參加軍民融合產業。
1.支持對象
在南山區注冊,入駐南山區建設的軍民融合產業園,上一年度獲得至少一項資質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認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認證)或上一年度獲得市軍品科研項目合同獎勵扶持計劃資助的企事業單位。
2.支持內容和額度
按照企事業單位年度租金的30%給予資金補貼,每年每家資助總額不超過20萬元,對已享受政策性產業辦公用房租金優惠的單位不再重復給予租金補貼,原則上對同一單位連續資助不超過三年。
(三)軍民融合服務機構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目的為鼓勵區內服務機構積極開展軍民融合服務業務,增加我區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潛力。
1.支持對象:在南山區注冊的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
2.支持內容和額度
(1)上一年度,首次取得或復審取得軍工涉密業務咨詢服務安全保密條件備案證書的服務機構,給予10萬元獎勵支持;
(2)軍委裝備發展部、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等國家軍民融合權威機構批準設立從事軍民融合科技服務的異地機構或依托單位,給予年度租金50%且每年每家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資金補貼。對已享受政策性產業辦公用房租金優惠的單位不再重復給予租金補貼,原則上對同一申報單位連續資助不超過三年。
(四)國防專利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目的為鼓勵區內企事業單位增加自主創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積極申請國防專利。
1.支持對象:在南山注冊的企事業單位。
2.支持內容和額度:上一年度獲得國防專利授權的,每件授權專利給予2萬元獎勵資助,每家單位年度累計獎勵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五)參與國家軍用標準編制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目的為鼓勵區內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家軍用標準編制工作。
1.支持對象:在南山注冊的企事業單位。
2.支持內容和額度:上一年度完成編制國家軍用標準的,每項標準給予20萬元獎勵,每家編制單位年度累計獎勵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支持計劃】
十九、應用基礎研究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目的是支持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對標國際一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增強原創性成果對我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一)支持對象:區內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
以政策穩定性支持的形式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不含香港高等院校在南山設立的科研機構)開展應用基礎研究、試驗發展和成果轉化,每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300萬元,每單位每年資助總額不超過2000萬元。
二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支持計劃
計劃制定目的是緊抓全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時代大機遇,做好善用兩制之利的時代大文章,將香港科技創新活力與南山高科技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促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
(一)支持對象:香港高等院校在區內設立的研究院。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以切塊資金支持的形式支持其開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創新創業孵化、科研平臺建設、校企實驗室合作等,每單位每年資助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二十一、公共服務平臺支持計劃
(一)支持對象:在南山注冊的企事業單位。
(二)支持內容和額度
1.對國家、省、市規劃建設在南山區,或南山區政府規劃建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重點公共服務平臺,按其上一年度建設、運營等費用的實際投入,給予每年不超過2000萬元資助,連續資助不超過3年。
2.區內企事業單位在經區科技主管部門備案的公共服務平臺上進行開發設計的,按其上一年度在平臺實際發生的使用費用進行事后補貼,補貼比例為50%。單個企事業單位年度補貼總額不超過50萬元,累計補貼不超過3年。
注意事項:
(一)申報專利、科技獎勵支持計劃的個人,知識產權服務、運營、保護支持計劃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科技服務支持計劃的科技服務機構,軍民融合服務機構支持計劃的社會組織和公共服務機構均可不受獨立法人資格條件限制;承擔南山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輔導的科技服務機構、知識產權保護支持計劃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申報大型雙創活動均可不受注冊地限制;申報“創業之星”大賽支持計劃的企業、團隊和個人均可不受注冊地及獨立法人資格條件限制。
(二)行政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非營利性機構,個人以及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國際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設、專利、知識產權質量提升、知識產權服務、知識產權運營、標準化工作和標準支持、科技獎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服務、“領航計劃”高層次人才創業、知識產權保護、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和軍民融合產業、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支持計劃的申報對象不受財力貢獻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