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圖形碼
當前位置:政策資訊 - 產業政策
進一步促進和規范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加大對初創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我們起草了《關于創業擔保貸款擔?;鸷唾N息資金管理辦法修訂稿(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時間為:2022年7月20日至2022年7月28日(共7個工作日)。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的實施細則(試行):在廣東省行政區域內,企業使用自己籌措資金,以及使用自己籌措的資金并申請使用政府投資補助或貸款貼息等投資建設的技術改造投資項目。
力爭到2025年,與碳達峰相適應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重點領域綠色金融標準基本完善,風險控制體系不斷健全。全省設立綠色專營機構40家,綠色貸款余額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余額增速,直接融資規模穩步擴大,信用類綠色債券和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較2020年翻兩番。綠色保險全面深入參與氣候和環境風險治理,累積提供風險保障超3000億元。
我廳研究制定了《廣東省配套支持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實施細則(試行)(征求意見稿)》,現征求各有關單位意見。有關修改意見和建議請按照附件2格式要求填寫,并以單位名義于2022年7月17日前通過本網站提交。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到2025年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技領軍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群體領先全國,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持續居于全國前列。
到 2025 年,實現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規模、集聚效應、創新能力國內一流,體制機制、服務體系、市場競爭力國際領先,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加快進位趕超,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高地。
廣東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以提高我省臨床醫學研究和診療水平為宗旨,以臨床診療技術水平領先的醫療機構為依托,以疾病診療研究協同網絡(以下簡稱“協同網絡”)為支撐,開展臨床研究、協同創新、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的重要平臺。
加快推動我省優質企業培育工作,我廳牽頭起草了《廣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遴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政策文件。為確保政策科學合理、更具操作性,現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請提出意見的單位和個人于6月15日下午17:30分前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函等形式將修改意見反饋我廳
加快推動我省優質企業培育工作,我廳牽頭起草了《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遴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政策文件。為確保政策科學合理、更具操作性,現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請提出意見的單位和個人于6月15日下午17:30分前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函等形式將修改意見反饋我廳。
《廣東省外國專家局關于開展外籍和港澳臺高層次人才認定工作的通知》(粵外專規〔2017〕1號,有效期5年)印發實施以來,吸引集聚了一批境外優秀人才來粵創新創業,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原本于2022年5月到期,但經商省公安廳同意,繼續沿用該文件。
《廣東省進一步促進消費若干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發展改革委反映。
力爭2022年全省信貸新增額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高于2021年,分別達到2.7萬億元、3.8萬億元,資本市場融資額超過1萬億元,確保二季度信貸增速高于12.1%,存款增速高于9%。投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幫助信用良好、發展前景較好、受疫情影響企業渡過難關,實現普惠小微貸款、制造業企業中長期貸款、科技創新領域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0個百分點以上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聚焦我省戰略性產業集群和各地特色產業集群,深入實施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程,加快推進以“工業互聯園區+行業平臺+專精特新企業群+產業數字金融”為核心架構的新制造生態系統建設,促進我省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扎實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制定《廣東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程實施細則》 。
工程中心,是指為提高我省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制約,強化對廣東省重大戰略任務、重點工程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依托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工程中心是在產業技術創新鏈條上連接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產業化應用的橋梁和紐帶,是我省區域自主創新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欄目導航
當前可申報項目
20天后截止
28天后截止
5個月后截止
1個月后截止
2022-11-16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