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100平方米的高清LED大屏上,滾動顯示著這座城市經濟運行、生態環境、政務服務、城市治理等10余個專題信息;在深圳機場,“一張臉”暢行無阻,旅客可全流程自助乘機;在智慧政務服務領域,深圳有超過7700項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指尖辦理”……
經受住了疫情沖擊和對外貿易環境變化的重重挑戰,深圳市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大力培育數字經濟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持續實現產業迭代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規模更是穩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圳市實現了數字經濟產業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以及服務業的集成創新,不斷涌現出新模式新業態。2020年,深圳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達3.6萬億元,近3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除騰訊、華為等龍頭企業引領帶動外,還涌現出很多“后起之秀”。在高端軟件領域,深圳集聚了金蝶天燕、統信軟件、麒麟軟件等一批國產基礎軟件廠商,全國首家開放原子開源技術服務中心落戶深圳,深圳市奧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Gitee平臺成為全國最大的代碼托管平臺。在市場方面,深圳數字技術應用業表現尤為亮眼,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4%,兩年平均增長32.6%。
深圳市數字經濟達到了一個怎樣的技術水平?在深圳市工業展覽館二樓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中心,可以看到一些縮影。其中,富士康的“熄燈工廠”在滅燈狀態下也能正常運行;華為的Fusion Plant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了工業企業的各環節,真正實現提質降本增效;贏領智尚展位一改傳統服裝批量生產的模式,走進智能試衣屋,機器快速掃描尺寸,一周后就能收到定制服裝;意礴數字科技(深圳)基于3D掃描、大數據等技術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將定制鞋子精確到毫米。
深圳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引領。近年來,深圳數字經濟產業研發投入持續增加,核心產業企業研發投入近3年平均增幅達25.4%,研發強度持續提高,2020年平均研發強度達到5.3%,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作為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龍頭城市,深圳近年舉全市之力支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2018年1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方案的通知》《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政策的通知》相繼出臺,將數字經濟產業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深圳市還先后出臺了《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實施方案》《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等文件,重點聚焦5G、集成電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和產業領域。按照部署,深圳將緊抓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大機遇,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建設成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實驗區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高地。在稅收方面,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新增減稅降費超過70億元,為激發市場活力、增添經濟發展后勁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深圳數字經濟正不斷取得積極成效。去年至今,深圳數字經濟產業在穩就業、穩投資、化解疫情對經濟的短期影響、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其中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經濟產業及其相關業態持續發展壯大,新業態、新應用已經深入千行百業,為深圳產業轉型升級、深圳人的生產生活帶來顛覆性改變。
來源: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