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與中國食品行業的最高獎項之一——七星獎共同走過第十個年頭的七星聯盟,在上海舉辦了以“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發展 七星聯盟企業的最佳實踐”為主題的星研會活動。
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食品行業應該如何計算碳足跡?作為全生命周期的其中一環,食品企業又該如何在低碳化的路徑上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12月10日,與中國食品行業的最高獎項之一——七星獎共同走過第十個年頭的七星聯盟,在上海舉辦了以“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發展 七星聯盟企業的最佳實踐”為主題的星研會活動,邀請獲獎企業代表和行業專家及從業者共同探討新理念和新技術,也為上述議題提出了各自的思考和實踐經驗。
碳中和的幾個關鍵點
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大學副教授王洪濤從1995年起一直從事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和碳足跡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LCA專委會目前有80多家成員單位,其中包括20多家國內外權威第三方認證機構,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工作MARC模式(即管理+核算+減排+交流),發起并推動各行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行動,服務上千家行業領先企業。
王洪濤在當天的星研會上提出,理解碳中和就要理解其中最基本的框架。首先,在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全球乃至各個層級都必然會建立各自的碳管理體系或者制度,這是開展所有碳中和工作的基礎。
其次,體系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核算方法,核算的對象和范圍是什么,“比如哪些東西算進來,哪些東西不用算,到底是生產者負責,還是消費者負責?”
在他看來,合理且正確的方法直接影響到碳足跡核算的結論,也影響到什么人到底做什么措施才能發揮出減排的潛力,“核算方法是極端重要的”,整個體系的運行必然依賴于核算的方法、指南或標準,才能真正落實執行。
王洪濤強調,在這樣的管理體系和核算方法基礎之上,才能去談各種減排政策和技術措施能否在未來持續的40年里實現大幅減排的效果,從而最終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我們設計或者選擇一個核算方法,最終是兩個目標,一是國家迫切需要社會各方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減排潛力,這是重大需求。二是在實現碳中和未來幾十年的工作中,各個行業及企業都必須要提供具有低碳競爭力的產品,因為碳中和不僅僅關乎國際履約,還是產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蓖鹾闈硎?,不能是最后國家實現了碳中和,但實現的方式卻是把行業或者企業淘汰掉了。
根據王洪濤的觀察,生命周期碳足跡追蹤正在朝著越來越嚴格的方向發展,建立和完善強制性的法規,是碳足跡的發展方向。
今年11月,商務部公布了《“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首次提出了“探索建立外貿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追蹤體系, 鼓勵引導外貿企業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環保轉型,促進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綠色發展”。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王洪濤他們的數據庫,采用了歐盟的技術規范,并在軟件工具中,融合了中國和歐盟的數據庫,讓整個模型、方法和標準與國際接軌。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們努力推動一個產品包括供應鏈在內的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調查與核算,從而用科學的數據支撐全供應鏈的協同減排,最終走向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已經認識到了碳減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對于品牌方而言,往往只有20%的碳排放在自身,80%的碳排放在供應鏈和消費者端。
因此,王洪濤表示,從品牌方的角度,上下游的企業都在越來越重視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這是市場現在的發展趨勢,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市場需求,上下游企業愈加需要協同在一起完成碳足跡的核算以實現共同減排。
食品企業怎么做?
在當天的星研會上,達能中國飲料可持續發展總監古陶表示,要承擔起社會責任,食品企業就需要考慮如何利用日常消費品的優勢,把可持續發展帶到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當中。一方面,達能把生產和可持續包裝進行到底視為做企業的根本,另一方面,達能也試圖在消費端倡導更多可持續與綠色的生活方式。
作為在中國專注于大健康布局的食品巨頭,脈動邛崍及武漢工廠已經在2021年開始使用100%的綠色能源,所有脈動工廠都以最高成績通過廢棄物零填埋管理體系認證;而明年也就是2022年,脈動武漢工廠將會成為達能在大中華區的第一家碳中和工廠。按照計劃,2025年,達能將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減少42%,100%可再生電力的使用等承諾。
在這樣的碳減排路徑中,古陶分享說,產品的包裝也是最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為此,達能今年做了一個非常大的改動,即便面臨著顯著的成本增加,也把全線脈動產品的標簽都改成了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同時一如既往地支持新型的低碳材料研發。除了解決產品包材的可回收性,達能也在探索著引導消費者一起解決好包材回收的問題,比如在城市投入塑料瓶智能回收機,鼓勵消費者在喝完飲料后把瓶子扔進可回收垃圾桶,通過發放脈動優惠券的方式吸引大家參與,讓更多消費者關注到原來空瓶是應該被扔進可回收垃圾桶的;而且空瓶經過相對清潔的回收渠道,也能給后端的回收鏈降低清潔負擔。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環境事務高級經理李卉分享說,從設計建造到運營,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一直致力于倡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在減廢減排、節約用水及資源保護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
例如,自度假區盛大開幕以來,通過使用處理過的湖泊水、河流水進行園區灌溉和地面清潔,已累計節水超過600萬立方米,相當于2400個奧林匹克規模的游泳池容量?;厥绽玫乃芰掀慷询B起來,其高度大約相當于27000座奇幻童話城堡的高度。
李卉表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餐飲的關注領域包括節約用水、垃圾分類及塑料減量等。度假區不斷尋求可持續水產品資源,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同時不斷融入新的可持續的設計。此外“我們會通過內部審核、預算等方式,來要求新建的設施、項目在設計階段就考慮這些可持續因素的影響”。
在減少一次性塑料用品上,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也從餐飲、酒店以及商店等各個方向做出了努力。在過去兩年里,通過替換成紙質吸管和木制攪拌棒,減少使用了約380萬根普通塑料吸管、110萬根特飲塑料吸管和100萬根塑料攪拌棒。度假區自有和運營的餐廳內的一次性餐具使用量減少了90%以上。
來源:第一財經